

地大新聞網訊 (記者 王俊芳 孫彥欽 焦思勤)6月22日,我校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南望山、未來城兩校區同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殷鴻福、金振民、王焰新,校領導劉杰、李建威、王華、王林清、唐忠陽,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文武,校長助理蔣少涌,教育部直屬高校黨建工作聯絡員謝守成,各教學與科研機構、管理與服務機構負責人,教師代表,2024屆畢業生參加畢業典禮。

副校長王華主持畢業典禮。

校黨委副書記王林清宣讀《關于授予2024屆畢業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決定》。

校黨委副書記唐忠陽宣讀《2024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表彰決定》,劉小康等20人的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2024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呂心婷等99人的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2024年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文武宣讀《2024屆先進畢業班、優秀畢業生表彰決定》,授予地球科學學院010202班等28個畢業班集體“先進畢業班”稱號;決定授予門溪川等532名本科生、朱煜翔等320名研究生、馮巧平等15名留學生“優秀畢業生”稱號。

校長李建威以《挑戰與自信》為題,深情寄語2024屆畢業生。他說,考驗之中強筋骨,風雨之后見彩虹。四年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同學們的求學之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但對于“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的地大人來說,這些反倒激勵大家不斷突破自我,學校為大家驕傲、為大家自豪。
李建威叮囑即將奔赴星辰大海的畢業生們,“象牙塔”外迎接大家的是更加紛繁復雜、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世界,但堅定自信、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始終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制勝法寶”。自信是自我認同基礎上的自我確信,是物質世界里的自我驅動,是精神世界中的自我實現。他希望同學們秉承地大精神、永葆赤子情懷、堅定專業和文化自信,在擁抱偉大時代中涵養自信之源,在傳承地大精神中增強自信之基,在砥礪奮進力量中綻放自信之美,以點滴奮斗譜寫最美麗的青春,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挺膺擔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成就夢想。
李建威勉勵畢業生:自信者進,自信者強,自信者勝。“期盼你們永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情壯志,勇敢地直面挑戰、戰勝挑戰,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畢業本科生代表、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郭佩欣同學發言。他說,因為熱愛地理,他努力考上地大求學,夢想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在母校的栽培、恩師的涵育、朋輩的幫扶下,成長為一棵可以抵御風雨的大樹,他將繼續在熱愛的地理信息科學領域追逐光、成為光、散發光,與所有畢業生一同傾聽祖國的召喚、攜手共赴未來,在各領域為國攀登,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畢業研究生代表、資源學院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研究生茍啟洋同學發言。他說,在地大求學十一載,母校贈與他“理想”“毅力”“責任”三件禮物,讓他在追夢路上不斷成長,在“地質報國”的理想道路上行穩致遠,他將持續深耕頁巖油氣的研究領域,爭做新時代能源強國的“硬核”青年學者。他祝愿所有畢業生都能成為追夢路上的“踐行者”,逐夢路上的“堅守者”,圓夢路上的“擔當者”。

留學生代表、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也門籍博士研究生易傲松同學發言。作為獲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的留學生,他在地大學習生活八年,努力追求學術卓越,獲得了博士學位,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師生情誼,他用武漢話說“這八年我還真滴是那個事”。他表示,作為一名國際學生,將用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一帶一路”的大國傳奇,為促進國際友誼和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校友代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長、2005屆法學專業黃文娟校友發言。她用自己的故事與畢業生們分享了兩點體會:衡量個人價值的,不只有金錢;堅持下去,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她希望畢業生們把從母校汲取到的一切,知識、勇氣、激情、韌勁,當作開啟新征程的利劍和船槳,勇擔時代大任,投身到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地方,奔赴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校黨委書記劉杰向黃文娟校友頒發“優秀青年校友”榮譽證書,向2024屆畢業生校友大使代表陳超洋同學頒發聘書。


典禮最后,全體師生共同唱響校歌《勘探隊員之歌》。




在畢業生學位授予儀式上,校領導、導師代表為2024屆畢業生代表一一撥穗,并頒發畢業證書。
畢業典禮在長江日報,學校官方抖音、微博、微信視頻號進行了全程直播,10余萬人次在線觀看。(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