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艷平 曾希)1月15日至20日,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湖北省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分別在武漢召開。會議期間,我校代表委員們緊扣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關切問題建睿智之言、聚發展之力,共提交10件提案。


我校黃曉玫、葛繼穩、曹淑云、婁筱叮、王倫澈、朱靜6位委員代表參加會議,他們結合自身所在領域,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主題,緊扣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關切問題建睿智之言、聚發展之力,共提交9件提案、2件建議案,在主動服務全省大局中彰顯智慧、貢獻地大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丁華鋒教授,湖北省金銀首飾商會會長、珠寶學院楊明星教授,我校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黨委統戰部部長陳文武應邀列席會議。

湖北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環境學院葛繼穩教授提交了《關于我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走實落地的提案》。他針對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建議要系統開展全省自然保護地本底資源調查,成立協調工作組認真對接國土空間規劃、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三項成果的科學落地,盡快完成全省單個自然保護地法律地位確認工作,切實解決自然保護地與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疊的歷史遺留問題,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主動公開自然保護地相關信息,逐步完善自然保護地基礎工作,逐步開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和觀測工作,以此完成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大戰略行動。

湖北省政協委員、民盟地大委員會主委、地球科學學院曹淑云教授提交了《強化我省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大棚房”及“撂荒地”問題治理的建議》《構建高質量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守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關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引人與留人的政策建議》《“北斗為基、向海圖強”加快實現我國在海洋空間定位導航與通訊領域的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建議》等五項提案。她發揮自身從事高等教育多年,并擔任民盟省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一職的工作優勢,關注國家高等教育、科技創新、婦女兒童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積極開展調研,主動建言獻策。

湖北省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材料與化學學院婁筱叮教授提交了《推動磷石膏合理處置 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推動產學研可持續發展 匹配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兩個提案。在推動產學研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上,她表示,當前產學研合作中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應推動高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定制人才培養方案,要加強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建立產學研人才需求對接平臺,了解最新產業需求,通過以上措施提升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度。

湖北省政協委員,九三地大委員會主委,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倫澈教授提交了《建議加快建設湖北省級概念驗證平臺》的提案。他表示,湖北省在積極探索并推動概念驗證平臺建設的過程中,遇到了管理機制不健全、建設進度滯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他提出要制定概念驗證平臺建設規劃與管理辦法,多渠道加大對概念驗證平臺資金支持,多途徑推進概念驗證平臺建設,多方式提升概念驗證平臺服務能力。

湖北省人大代表、民盟地大委員會副主委、計算機學院朱靜副教授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武漢·中國寶谷”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支持游戲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議》兩個建議案。在游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她表示,湖北省游戲文化產業存在品牌影響力薄弱、研發能力不足、社會輿論偏見等問題。為此,她建議,要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完善人才引進與培養體系,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加強政策支持,促進產業交流與合作,加強正面引導。
會議前期,學校代表委員們結合自身所在領域,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主題,精深調研,精準獻策,在主動服務全省大局中彰顯智慧、貢獻地大力量。(編輯 焦思勤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