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聞網訊 江城九月,余夏未歇。9月1日至2日,萬余名新生相聚地大,開啟逐夢山海的新生活。


初見,地大你好
校園里掛起的紅色橫幅,像家人張開等待的臂彎?!皻g迎2025級新同學”這幾個字,被陽光照得格外明亮。




你拉著行李箱走過林蔭路,每一步都踏出期待的聲響。這是地大給你最初的問候,簡單卻真誠。



來到迎新點,師長與志愿者熱情迎接,擺渡車在校園內不停往返。報到、錄入信息、入住宿舍……地大校園即將見證你的無限可能。






新語,夢想啟程
校友父子的地質情緣

來自天津的劉藍天是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類專業的新生。高考填志愿時,喜愛地理的他,堅定地選擇了地質學專業?!暗乩砭拖褚槐緞討B的百科全書,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著迷?!背藷釔?,還有傳承。31年前,劉藍天的父親藍益軍,懷著既興奮又懵懂的心,成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的新生。畢業后,藍益軍一頭扎進了石油勘探領域,踐行找礦誓言?!暗厍虻奶剿魇怯罒o止境的?!彼{益軍希望孩子能在地大扎好基礎,進一步深造,為今后國家的礦產能源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當開學遇見生日,地大送我雙份驚喜

9月1日報到當天,計算機學院有5名新生在同一天過生日。學院為同時來到現場的部分學生贈送了生日禮物。來自云南的新生黃佳說,雖然今天家人未能陪伴,但學院準備的生日禮物彌補了遺憾,感到特別溫暖。來自山東的新生朱銘詩說,收到學院的生日禮物感到非常意外,地大校園滿足了他內心對大學的憧憬,希望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一步一步慢慢向上。
“1號”錄取通知書在他手里

坐上離開家鄉的列車,跨越1400公里,來自內蒙古的劉子軒來到了武漢這座煙火氣十足的城市。他是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的新生,學號是2025級的0001號。當得知他收到的是校長李建威親筆簽發的第一批錄取通知書時,他感到非常驚喜。劉子軒說:“這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同時也更加激勵我在校期間奮發學習,積極探索。”
追逐夢想,熱愛是最好的動力

來自河北的夏選京從小喜歡地理、科學等課程,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充滿好奇,高二參加地球科學夏令營后,他暗下決心,要從事地球科學研究。今年高考他考了653分,毫不猶豫以第一志愿報考了李四光學院地質學類(菁英班)。夏選京說,進入大學是全新的開始,地大有著優秀的師資、卓越的平臺和濃郁的學術氛圍,希望扎實學好專業知識,未來進一步深造,為建設“美麗中國 宜居地球”貢獻力量。

來自河南的崔鈺爽是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新生,她對武漢一直有著期許和憧憬,填報志愿時將地大放在了第一志愿。崔鈺爽說,“英語是我學習生涯中,始終熱愛的一門課程,希望在大學能將熱愛發揮極致,在專業學習中收獲成長,擁有美好的四年時光?!迸闼齺韴蟮降陌职趾徒憬?,對學校印象也很好,“志愿者非常熱情,也很認真負責,希望孩子在學校能夠迅速適應,踏實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span>
從“新”出發,他們充滿期待

自動化學院新生趙澤源來自河北,他對未來四年滿懷憧憬。他說,自動化類專業前景廣闊,自己一直以來對機器人控制等方面很感興趣,希望做好規劃,進行深入學習,培養跨學科的創新能力,未來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與趙澤源一同來校報到的爸爸媽媽也表示,希望他利用好學校豐富的資源,深入鉆研,學有所成。

新能源學院今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來自重慶的張梓龍是新能源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新生。他說,通過前期了解,對新能源相關領域充滿好奇, 希望未來能深入研究,探索能源奧秘,為守護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暖心,一路同行
9月1日下午、9月2日,校領導劉杰、李建威、王林清、唐忠陽、王甫、王文起,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文武,校長助理蔣少涌,先后前往南望山校區和未來城校區,實地查看迎新工作進展,并走進新生宿舍,與學生和家長進行交流。他們關切地詢問同學們飲食是否習慣、住宿是否舒適,并仔細了解大家入學后的適應情況和個人需求。他們代表學校歡迎新生們,表示學校將全力保障同學們在校期間的學習與生活,為大家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他們也勉勵新生盡快融入校園,珍惜大學時光,學好專業、鍛煉能力,在地大這片沃土上勇敢追夢、踏實成長。






為了迎接新生們的到來,9月1日至2日,200余名黨員教師志愿者、新入職教師志愿者,與學生志愿者一同來到武漢三大火車站,為新生們提供接站服務,有序引導、搬運行李、耐心解答。校黨委副書記王甫,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文武帶隊到迎新點慰問志愿者。





校園里,學生志愿者、后勤、保衛工作人員,為新生們提供周到服務。大家不辭辛苦指揮交通、搬運行李,引導新生辦入學手續,帶著大家熟悉校園。他們是最可靠的“導航標”、是化解燥熱的“清涼驛站”、是新生故事的“第一頁”。







據悉,今年的迎新工作,共有 2300 余名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其中接站志愿者、機場和地鐵引導志愿者、校內咨詢引導、秩序維護、交通疏導等校級志愿者1000余人,學院迎新志愿者1300余人。

資源學院大二的本科生陸佳玉在迎新期間負責攝影。在她的鏡頭里,新生報到時的喜悅、其他志愿者的工作場景都被一一記錄了下來。她說:“攝影既捕捉了志愿工作的奉獻場景,也見證了新生融入校園的生動畫面,還能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一舉多得!”

珠寶學院珠寶鑒定專業大二的本科生曹明燦,冒著烈日守候在新生接站點,為到站的新生和家長提供指引?!翱吹叫律瘹馀畈?、充滿好奇心的面孔,也回憶起來我初入校園的景象,當時也有很多熱心的志愿者迎新?!辈苊鳡N說,幫助他人,自己也獲得了認同感和幸福感。

藝術與傳媒學院交互設計專業的研二學生萬子炎,負責數據錄入等流程的新生報到工作。因為熱愛攝影,去年還是研一新生的他也曾在迎新現場負責拍攝工作。“雖然身份轉變了,但不變的是志愿服務的初心??吹叫峦瑢W懷著愉悅的心情來報到,校園也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工作也更加有干勁。”
地大的山海迎來了新的星辰,愿你在學海中與先賢對話、與前沿共進,也在操場奔跑時感受此刻的風;愿你在團隊協作中學會信,也在獨自思考時認識自己,一同成為“品德高尚 基礎厚實 專業精深 知行合一”的地大人。(文/孫彥欽 王俊芳 圖/王俊芳 焦思勤 孫彥欽 李銳欣 大學生記者團 龍星語 張瀚銘 審核 尚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