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文鳳)2月20日,地質微生物與環境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據悉,地質微生物與環境全國重點實驗室由原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而來,并于2025年1月獲批建設,此次會議是獲批后學術委員會的首次會議。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郭正堂院士,副主任委員王成善院士、委員周忠和院士、舒德干院士、焦念志院士、彭平安院士、郝芳院士、王焰新院士、黃力研究員、姚華舟研究員蒞臨指導。我校副校長王力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劉大錳、吳懷春,實驗室領導班子、實驗室所有國家級人才、重點重大項目負責人以及部分學術骨干參加會議。
本次學術委員會會議的主題是匯報實驗室的工作進展和討論未來的建設計劃。會議開場環節由王力哲主持。
劉大錳致辭。他回顧實驗室建設發展歷程,高度肯定了兩校的深度協同,北京校區聚焦深時古環境與古地貌研究,武漢校區深耕微生物地質作用與全球變化領域,通過優勢互補推動實驗室成為地球科學領域重要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學校承諾從政策、資金、人才等多維度全力支持實驗室建設與發展,并期冀學術委員會在科研布局、人才培養、服務需求等方面持續提供戰略指導,助力實驗室搶占國際科學前沿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會議報告和討論環節由郭正堂主持。會上,實驗室主任謝樹成院士介紹了實驗室工作進展與計劃,青年學者代表孫亞東、文章、戴緊根和孫福寧,分別作代表性成果匯報。
與會委員對實驗室成功重組表示祝賀,并對實驗室聚焦在“地質微生物與環境”的精準定位表示肯定。針對當前實驗室重組后的形勢與科技工作新變化,與會委員對實驗室未來發展提出建議。要及時梳理現有成果,加強基礎研究定力,重視原創性成果產出,持續推進實驗室特色研究方向優化工作,關注自主數字模型與科學大數據的研究,為實驗室三年后考核打下堅實基礎。
謝樹成表示,實驗室將認真梳理各位委員和專家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全力推進實驗室的建設,成為一支重要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編輯 焦思勤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