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聞網訊 (通訊員 翁華強)3月6日,地質過程與成礦預測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暨實驗室啟動研討會在京召開。
我校校長李建威,副校長章軍鋒,校長助理蔣少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雷涯鄰,副校長劉大錳、趙志丹,實驗室領導班子、實驗室學術指導莫宣學院士、李曙光院士和研究骨干參加會議。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侯增謙院士、副主任委員成秋明院士、鄧軍院士、委員李獻華院士、胡瑞忠院士、王炯輝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建平、李建威教授、劉大錳教授蒞臨指導。

李建威在致辭中回顧了實驗室獲批建設21年來的發展歷程,對歷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依托單位和全體工作人員對實驗室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圍繞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定位,他對實驗室建設發展提出期望:要堅持“四個面向”,不斷提高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協同融合,不斷取得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突破;要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匯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力量。他表示,我校將以此次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優化為契機,加大支持力度,緊扣實驗室定位和建設目標,進一步整合相關學科的科研力量,深化科產教融合,高標準推動實驗室建設,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雷涯鄰回顧了實驗室建設發展歷程,肯定了實驗室過去取得的成績。她指出,本次重組集中了優勢力量,積極拓展與礦產資源行業企業的合作,未來實驗室將面向礦產資源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圍繞大規模成礦與深部動力學、金屬元素超常富集機理、大數據與礦產智能預測、深地資源分析、模擬預測探測技術等關鍵科學,開展前沿性、原創性和引領性攻關,助力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自主保障能力提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今后將全力支持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并期望學術委員會助力實驗室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集智聚力推動實驗室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舉行實驗室重組后的第一屆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實驗室主任成秋明宣讀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李建威、雷涯鄰分別為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成秋明向學術委員會介紹了地質過程與成礦預測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行動方案。實驗室4位青年學者向學術委員會匯報了學術研究進展。
與會委員對實驗室重組表示祝賀,肯定了實驗室的定位和目標。各位委員表示,實驗室下一步建設要破解體制機制難題,做好實驗室規劃、組織和運行;要聚焦地質過程與成礦預測領域重大基礎性問題,解決關鍵“卡脖子”問題,形成實驗室的鮮明特色和優勢;要圍繞國家重大任務,開展有組織科研加強與行業企業聯合攻關,為迎接全國重點實驗室下一輪建設評估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 孫彥欽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