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被譽為“最鋒利的工業牙齒”,也是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硬支撐”。當超硬材料和標準化“牽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搶工期、忙生產、趕訂單……金秋時節,走進河南省方城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目之所及,一派勃勃生機。
在超硬材料領域,南陽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但也面臨著規模不夠大、門類不夠齊全、產品附加值不夠高等問題。如何優勢再造、換道領跑,打造超硬材料產業新高地?標準的賦能至為關鍵。
中南鉆石有限公司在轉型涉足超硬材料之初,就把人造金剛石生產作為突破口。為掌握行業“話語權”,中南鉆石在方城縣市場監管局的幫助下,參與制修訂10余項超硬磨料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前不久,其主導制定的《超硬磨料沖擊韌性測定方法》國際標準獲批立項,更是填補了我國磨料磨具行業沒有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空白。
一條產業鏈就是一個活力源。方城縣圍繞超硬材料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發展上下游企業29家,年產金剛石70億克拉,國際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46%和50%,從業人員5000余人,年產值35億元。
與此同時,該縣推動校地合作,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籌建方城縣珠寶產業學院,培養壯大標準化人才隊伍。方城縣市場監管局及時建議縣政府對《方城縣縣長質量獎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將對標準化工作突出單位和個人的獎勵納入質量獎范疇,并提高獎勵額度。
“中國鉆石看河南,河南鉆石看方城”。如今,在標準化的加持下,方城縣超硬材料產業集群連續3屆被評為河南省特色產業集群,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日前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中,方城縣超硬及硬質合金新材料產業集群名列其中。
“下一步,方城縣將圍繞全產業鏈,以工業鉆石為基礎,補齊加工鏈,拓展消費鏈,力爭2025年綜合產值超過200億元。”方城縣委書記段文漢說。
□本報記者 楊會玲 通訊員 范迪明 蘇 勇
鏈接:“硬核”發展看方城 (cmrnn.com.cn)
(原載《中國市場監管報》2023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