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天浩 張洪昌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共同富裕。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建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力量,務必把握現實需求,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
構建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舉措,離不開科技的強大支撐。這是實現現代鄉村企業獨立自主發展的關鍵舉措。一方面要立足地方科教資源優勢,打造符合鄉村產業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院校和科創領軍企業等,充分發揮產學研一體化的整體功效,以鄉村產業為抓手,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和時代前沿,高標準謀劃鄉村產業發展,解決鄉村產業發展在規劃建設、融資困難、產業管理等薄弱環節中的問題。另一方面要重點加強基礎研究,聚焦解決困擾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中戰略性產業、戰略性產品的關鍵技術問題,并探索一套地方特色的可以和國家發展戰略、國際軌道相銜接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完善產業配套服務機制。一是要深入基層企業和堅持底層邏輯思維,充分發揮調查研究的現實作用,精準把握和洞察企業之難,尋求產業互動、共榮共生的內在規律。二是要借鑒先進企業的創新經驗,圍繞鄉村產業建設需要,開展技術引進、技術改造、設備升級、數字轉型等系列創新舉措。三是注重科技規劃的科學性,并發揮數字政務一體化辦公優勢,加強政企溝通聯動,增強科技創新輔助力度,制定快速響應機制,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降低企業發展成本。四是高標準打造配套完備的軟硬件設施,同時創新金融產品供給,推進農業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差異化擔保機制、農業企業債券等創新型金融產品,做好農產品產銷的金融保障工作。
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經營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推動經營主體數量和質量“雙提升”,能夠有效地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首先,篩選具有產業鏈完整、發展前景廣闊、管理體系較完善等特征的企業重點培育,建立以“登高、升規、晉位、上市”為培育體系的系統架構。其次,要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積極引導企業建設自主研發機構,加快形成上下游產業集群優勢,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利益共同體。鼓勵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科研院所加強協作,通過推進數字產業化,深化學習、聯合研發、產業共聯、人才互通等方式夯實鄉村創新企業根基。最后,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做出佳績的企業加強在財政獎補、項目傾斜、金融信貸等方面的支持,引導和支持發展前景好、引領帶動力強的民營龍頭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實現鄉村以點帶面的全面發展。
加快完善人才平臺機制。鄉村產業發展需要集聚產業管理、鄉村治理、農業科技等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一是要構建全產業、全鏈條、全場景的人才矩陣,完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企業辦學等多方發力、協調推進的人才培養格局,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二是要把握地方人才資源稟賦,不斷培育壯大“田秀才”“土專家”等農村產業發展實用人才庫。鏈接外出青年人才,突出價值引領,厚植青年為“三農”奉獻的鄉土情懷。三是健全鄉村振興人才保障機制,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保障力度,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鄉村公共服務質量,營造良好就業創業環境,鼓勵吸引本地外出務工和經商人員、退役軍人等返鄉創業。四是健全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和選拔管理制度。實施農村本土人才回歸等工程,適當以體制內崗位留人用人,同時完善鄉村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為鄉村發展注入“活水”。
(作者單位分別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22XMZ021〕階段性成果)
鏈接:貴州日報 (gzrbs.com.cn)
(原載《貴州日報》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