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歆
“在回望這段夏令營的旅程時,我發現自己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曾經的我,是一個害羞而內向的女孩,但夏令營的這段時光,卻讓我逐漸綻放,變得日益開朗和自信。”7月14日,在老河口市“心動力”成長夏令營的結營儀式上,中學生小柴動情地說。
“心動力”成長夏令營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育研究院和老河口市教育局共同啟動,為期一周,來自老河口全市各中小學的120名學生營員全程參與,在為期一周的體驗活動中,孩子們探索自我、激發內心的潛能,并在專業導師的引導下,學會自我調節,提升社交技能,培養同理心和責任感,增強內心的能量和動力。

據悉,2024年是“心動力”成長夏令營舉辦的第四年。在過去三年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育研究院團隊在湖北巴東、云南楚雄等地已多次開展以全面提升農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為目標的夏令營活動。
今年團隊受老河口市教育局之邀舉辦夏令營,參營學生由當地學校的老師推薦,不少小朋友在日常課堂中存在不遵守紀律、給同學起綽號、回避溝通等情況。
團隊帶隊老師楊琴介紹,團隊根據第一天的授課情況,調整了授課方案,將班級老師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增加了游戲課堂、互動課堂、戶外運動的比例,“孩子們最開始不愿意主動表達,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想說,我們嘗試帶著孩子們做游戲,孩子們接受度明顯變高了?!?/span>
以彩虹傘游戲為例,老師們創設學習生活情境如被表揚、遲到、指責等,小朋友們則根據情境中自己的心情舞動傘布,在或輕柔、或急促的揮舞中,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情緒狀態;或者在彩虹傘中放入小球,要求小球以一定的軌跡運動,這一游戲可以鍛煉小朋友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在游戲中體會和他人合作達成目標的快樂。

楊琴說,小朋友若出現回避社交、欺負同學等情況,很多時候也和家庭教育的缺位有關。家長或忙于工作、或不在孩子身邊,缺乏對孩子的情感支持,在校園生活中,他們又往往因為不遵守校園紀律等原因,難以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同。
因此,在夏令營的安排上,除了心理素養課程外,還有音樂熏陶、自然教育、創意美術和戶外運動等課程,引導小朋友們自己去創作、感悟,通過繪畫、歌曲等形式去表達自我,在團隊協作、競技游戲中找到價值感,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認可。
團隊志愿者李孟秋對此感觸很深。她回憶,在服務過程中,她深切感受到許多學生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困惑,他們急切需要被傾聽、理解和支持。因此,她在服務過程中努力成為一名傾聽者和支持者,盡她所能去理解孩子們的需求,給予他們關愛和鼓勵,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激勵他們勇往直前。
據悉, “心動力”成長夏令營旨在促進鄉村青少年在知識、技能、情感、社交、身體等方面均衡發展,為鄉村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實現教育公平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鏈接:地大“心動力”傾聽真摯童心 - 湖北日報新聞客戶端 (hubeidaily.net)
(原載 湖北日報網 2024年7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