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湖北石首市團山寺鎮長安村,鴨蛙香稻核心示范區農田生態系統修復工程示范項目青蛙投放活動上,15萬只青蛙蹦蹦跳跳進入4000畝的農田,做好稻谷的“安全衛士”。
為了生態持續向好,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首生態修復團隊整合多學科力量,這兩年走遍石首大地,在生態修復中勇于擔當,傾力奉獻知識和智慧,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首生態修復團隊的部分師生,在湖北石首生態修復現場考察。
系統推進下好“一盤棋”
石首地處長江中游,是荊江與洞庭湖水系連通的關鍵通道。近年來,石首生態環境超負荷運轉,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迫在眉睫。2022年,石首有關部門決定邀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態修復團隊,參與到這一艱巨而責任重大的工作之中。
“生態修復不是簡單地種樹種草,也不是在河邊修個亭子。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土地、水域、動植物以及人之間的和諧共生共處。”生態修復團隊陳昆侖教授說。
2022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態修復團隊承擔《湖北長江荊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石首部分時,就樹立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把生態修復中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生態要素視為整體。這個項目,也簡稱為“石首山水項目”。
對于石首生態修復團隊而言,前期的科學規劃和方案關乎工作全局。從最開始謀劃工作方案開始,就來到石首郊野,進行現場踏勘和調研。前前后后所有的方案放在一起,足有一米多厚。
“石首山水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8個子項目。如何讓生態修復行之有效?為此,石首生態修復團隊精準施策,提出修山、治水、增林、整田、凈湖、復草、止沙的觀點,全面布局,系統解決石首生態頑疾。其主要建設思路是:實施長江南岸北岸全域推進、筑牢長江及其故道生態屏障,同時,改善湖泊溝渠水系水質,將工程治理、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相互融合,對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
圍繞“石首山水項目”的實施,生態修復團隊40多名師生,2022年至今,先后40多次往返在武漢到石首的征程上,總行程5萬多公里。
創新方式不走“尋常路”
江漢平原的水稻種植,長期以來使用化學農藥。為了修復農田生態,石首開展“鴨蛙稻”種養,達到稻田除草、通風、活泥、造肥、吃蟲等目的。另外還采用以肥養田、種養結合的技術,實現耕地質量平衡發展。
在“鴨蛙稻”種養基礎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首生態修復團隊創新實施生態田埂、生態水塘、生態溝渠等方法,以提升農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恢復田間生物棲息地生境,保留已有田間零星分布喬木,形成田間生態小斑和廊道,構建生態助養池,作為鴨蛙和其他生物的棲息地,以此強化農田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
石首天鵝洲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如何讓天鵝洲生態環境更好?針對天鵝洲的生態修復,團隊采取“立體式”的修復策略。在生態護岸修復和灘涂濕地修復工程中,種植蘆葦等自然原型生態護岸長約27公里,采用人工輔助手段,重建和優化濕地植物群落結構的方式,栽植蘆葦、旱柳等約100余公頃,構建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
天鵝洲生態經過修復和治理,成效逐漸顯現。2023年10月24日,首次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的蹤影。隨著天鵝洲長江古道江豚遷地保護種群的持續增長,已經開始發揮遷地保護種質資源庫的功能。據生態修復團隊環境監測,高等植物由先前的230余種增加到321種,脊椎動物由90余種增加到320種。
團隊作戰奏響“協奏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首生態修復團隊,充分發揮師生的學科專業優勢,在工作中盡展其才。
李小倩副教授擅長在復雜的環境問題中抽絲剝繭,找到重點關鍵,對癥下藥;劉運德副教授負責在石首采集水樣并進行科學檢測;李遠耀副教授手把手教學生操作無人機,還對學生開展生態修復技術培訓……
為了生態修復工程扎實推進,石首市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工程辦公室,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穩步推進。李盛方從讀博一開始,就參與到項目的全過程。為此,她長期“駐扎”石首。“學習不僅僅在校園,廣袤的大地與河流,同樣是大課堂。”她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首生態修復團隊,助力石首開展生態修復以來,取得系列“戰績”——桃花山已完成湖泊生態清淤9萬立方米、種植挺水植物面積已完成16萬平方米、投放水生動物86萬多尾;調弦河已完成地方配套項目堤防道路4公里;農田完成保護、修復和重建生態島共計約300個、修復生態廊道長約30公里;長江生態防護林栽植中山杉、楊樹、蘆葦和紫云英等共計1600多公頃,濕地修復面積達280多公頃……
據生態修復團隊環境監測:桃花山連片湖泊沉水植被和挺水植被覆蓋面積明顯增加,天鵝洲灘涂和生態防護林區域的植被覆蓋度逐年遞增,生態修復區水質整體穩定向好,水生態修復區的生物多樣持續改善。
石首市在美麗中國建設的進程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各地生態修復提供了借鑒。生態修復沒有終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首生態修復團隊,將持續釋放大學能量,奏響生態修復的“協奏曲”。(陳華文 張玉賢)
鏈接: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900495205270528
(原載 人民網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