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波)今年7月,我校海洋學院孫啟良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參加南海北部冷泉區深潛科學考察任務(TS2-38-6航次)。本次深潛科學考察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牽頭組織,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及我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參加。

孫啟良獲頒深潛證書
該深潛航次由“探索二號”科學考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深潛器執行完成,主要圍繞南海北部冷泉滲漏區開展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環境的綜合科學考察,共完整了8個潛次的下潛任務,獲得了大量原位測量數據、樣品及影像資料,并完成了自研設備的測試及長期監測設備的布放等工作。
孫啟良執行SY708潛次的下潛任務,在深約1500米的冷泉發育區完成了約9個小時的地質取樣及地球物理探測(淺地層剖面探測、多波束聲吶探測及攝影拼接等)任務。孫啟良表示:“該潛次有望揭示冷泉區地形地貌的四維演化和淺部地層的三維結構特征,對預測冷泉活動的發展和預防地質災害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孫啟良是我校首次擔任重要科學考察航次的首席科學家及執行大洋深潛任務的科學家,此次科學考察對于我校海洋科學學科的發展、提高我校海洋科學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海底冷泉生態系統
(編輯 焦思勤 審稿 陳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