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建校60周年,完善學校核心功能、提升學校中心地位、展現全新校園形象、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經校規劃委員會討論通過,決定開展學校主要交通干道、綠化廣場及景觀塘名稱征集活動。
一、征集范圍
(一)擬征名道路
全校共計22條道路。東校區7條、西校區9條、北校區6條(見附圖標識)。
東校區:
編號(1)東一門——留學生公寓 (東西向 原名:石林南路)
編號(2)東二門——東區生活服務中心(東西向 原名:怡然路)
編號(3)工會燈光球場——校南大門(南北向 原名:石林西路)
編號(4)研究生3、4號樓——涵翠園(南北向 原名:石林東路)
編號(5)老干部活動中心——迎賓樓(南北向 原名:橋東路)
編號(6)校北門——地大東門(南北向 原名:撫山路)
編號(7)工會網球場——東區生活服務中心(東西向 原名:青年路)
西校區:
編號(8)西一門——學生公寓58棟(東西向 原名:操場南路)
編號(9)西二門——運動場(東西向 原名:廣場路)
編號(10)鉆頭公司——學生公寓57棟(東西向 原名:操場北路)
編號(11)博物館——新峰公寓(東西向)
編號(12)地大隧道——新峰公寓(南北向 原名:操場東路)
編號(13)工程實驗大樓——學生公寓60棟(南北向 原名:操場西路)
編號(14)學一食堂——學生公寓58棟(南北向 原名:食府路)
編號(15)59棟——南望山莊教師公寓(東西向 原名:荷池路)
北校區:
編號(16)北區學生活動中心——藝術與傳媒學院(東西向)
編號(17)北區生活服務中心——北二樓(東西向)
編號(18)藝術與傳媒學院——北區體育館(南北向)
編號(19)北區大門——北區綜合樓(南北向)
編號(20)北區小藍球場——北區大門(南北向)
編號(21)北區生活服務中心——北區學生公寓7號樓(南北向)
(二)擬征名景觀塘
全校共計5個:東校區3個、西校區1個、北校區1個(見附圖標識)。
東校區(原名):
編號(22)柳池(29棟與33棟之間)
編號(23)清池(41棟后)
編號(24)翠池(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幼兒園之間)
西校區(原名):
編號(25)荷池(教二樓前)
北校區(原名):
編號(26)北區景觀塘(北區大門左側)
(三)擬征名廣場
全校共計8個。東校區6個、西校區2個(見附圖標識)。
東校區(原名):
編號(27)涌翠園(行政樓前)
編號(28)化石林(研究生1號樓后)
編號(29)涵翠園(設備科與石材廠之間)
編號(30)桂園(25棟與接待服務中心之間)
編號(31)桃園(40棟后)
編號(32)怡園(博士生公寓10號樓與原教工食堂之間)
西校區:
編號(33)在建圖書館門前廣場
編號(34)地勘樓門前廣場
二、道路命名要求
1、名稱設計要反映中國地質大學發展定位、教育理念、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體現學術氛圍的特質,立意高遠,富有特色。
2、名稱設計要符合背景契合性。在我校60年輝煌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的背景下,體現和突出歷史足跡、現實成就、未來發展,具有歷史厚重感和繼承性、前瞻性。
3、名稱設計要明晰、清楚,有新意、有寓意、有內涵,一目了然,便于記憶,照顧老職工約定俗成,字數一般不超過4個字。
4、名稱設計對象要注重對應性、指示性,充分考慮區分工作區、生活區、學習區的分類原則。
5、名稱設計要富有時代氣息,要求名稱健康、積極向上,反映師生員工昂揚的精神風貌。
三、評選辦法
校園規劃委員將邀請校內有關專家組成評委會,對所征集到符合要求的名稱進行審議評定,評選結果和表彰名單將以一定方式公布。
四、征集時間
2012年5月10日至6月10日止。
五、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1、本次名稱征集活動面向全體在校師生員工,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工號或學號、所屬單位或學院、聯系電話。
投稿人可以對全部道路進行命名,也可對部分道路進行命名。
投稿人要闡述投送名稱的設計理念、名稱內涵,如為引用名稱請標明出處。
2、公告發布網站: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頁:
http://www.ycun.xyz/new/
共青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委員會主頁:
http://www.youth.cug.edu.cn/xtw2010/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會委員會:
http://xgh.cug.edu.cn/
3、投稿地址
電子郵件:cugzj@cug.edu.cn
郵局投遞: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后勤保障處,封面請注明“名稱征集”。
投遞箱投稿:西區投遞箱位于大學生活動中心一樓大廳;東區投遞箱位于校工會大門口;北區投票箱設于北區綜合樓一樓大廳。
4、來稿概不退回,選中作品如有雷同,電子信函以郵箱接收時間先后為準;郵寄信函以學校郵局投遞時間為準;投遞箱以工作人員開箱清理稿件登記順序為準。
5、命名一經采用,其知識產權歸學校所有。
6、學校將對選中作品的作者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