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批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將舉辦2013年“成礦理論與礦產勘查前沿”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現有研究生教育資源為基礎,邀請相關領域的國內外著名專家做學科前沿學術報告,開放我校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供學員參觀學習,加強校外學員與我校相關專業研究生和留學生的交流。課外時間將安排學員參觀我校逸夫博物館、考察鄂東地區大冶礦山博物館和銅山口斑巖型銅礦床。授課專家名單及授課內容將在6月10號網上公布。
暑期學校期間,每天將安排8個學時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以及2個學時的專題交流。凡完成規定教學活動的學員,將獲得暑期學校組委會統一印制的暑期學校結業證書。
本屆研究生暑期學校的時間、地點和授課內容如下:
時間:2013年6月28日—7月5日(28號報到,29號正式上課)
地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招生對象:
“成礦理論與礦產勘查前沿”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面向全國相關高校和研究院所招生,同時接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床學和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招生人數:
計劃招收正式學員80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比例不低于40%。同時接收20名旁聽學員。
學員待遇:
1、暑期學校組委會為全體學員免費提供講義和學習資料以及各種參觀和考察的費用
2、暑期學校組委會免除所有學員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提供30元/天的伙食補貼。
3、暑期學校鼓勵西部地區學員報名。對于西部地區部分學校的經費困難的學員,可申請報銷往返火車票硬座票價。
4、所有學員經考查合格后將發放暑期學校結業證書。
教學計劃:
1、特邀專家報告:暑期學校將邀請“成礦理論與礦產勘查前沿”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舉辦學術前沿報告,報告主題包括礦床學研究進展、礦產勘查進展、現代勘查技術前沿、成礦預測的理論和實踐等方面。
2、學員交流:暑期學校將舉辦五次學員交流活動,所有博士生學員需要就自己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做15-30分鐘的學術交流報告(同時鼓勵碩士生學院參加),屆時組委會將邀請相關專業的教授、專家參加,介紹研究情況并點評學員的報告。所有參加交流的學員需要制作交流報告所需的PPT,并在暑期學校開學報到時提交暑期學校組委會。
3、師生研討:暑期學校將根據招收學員的專業,邀請中國地質大學相關專業的知名教授與各專業學員進行研討與交流。
4、實驗室參觀:暑期學校將組織學員參觀我校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5、野外考察:暑期學校將組織學員前往鄂東考察銅山口斑巖型銅礦床和大冶礦山博物館。
報名方式:
填寫2013年“成礦理論與礦產勘查前沿”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學員申請表(附后),同時準備一份8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主要介紹學員的研究方向、課題水平、已發表文章情況、參加會議并做報告的經歷、國際交流經歷等,6月10日前將上述申請表和簡介提交至組委會郵箱:yjs02@cug.edu.cn,用于學員選拔(郵件主題請按照“姓名-大學-2013研究生暑期學校學員申請”的格式填寫)。紙質版寄至后附的組委會通訊地址,報名截止時間為2013年6月10日。
錄取結果將于2013年6月12日以電子郵件或電話方式通知學員本人。
暑期學校組織結構:
(1)指導委員會
主任:趙鵬大 翟裕生
副主任:金振民 鄧軍
(2)學術委員會
主任:王焰新
副主任:鄧軍 郝芳 蔣少涌 成秋明
委員(以漢語拼音為序):陳衍景 范宏瑞 侯增謙 胡瑞忠 李建威 劉繼順
劉家軍 呂新彪 毛景文 倪培 倪師軍 秦克章 孫豐月 孫衛東 孫曉明
王恩德 王京彬 薛春紀 姚書振 鄭有業 周美夫 周濤發
(3)組織委員會
主任:唐輝明
副主任:杜遠生 趙來時 解習農
委員: 喻芒清 王林清 郭秀蓉 蘇洪濤 魏俊浩
秘書組:陳慧 劉卉 龔麗 楊春艷 梁本哲
聯系方式:
聯系人:龔麗、楊春艷
通訊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
郵編:430074
電話:027-67883627,67883051
網址:http://zyxy.cug.edu.cn/zyxy/main.asp
電子信箱:yjs02@cug.edu.cn
附件:申請表.doc